
出版:臺北市立美術館
類別:展覽專輯
出版日:2019/10
ISSN:978-986-54-1213-5
定價:1800元
註記與致謝
今年夏天,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了大型的池田亮司個展。這是池田亮司繼2009年在東京都現代美術館個展之後,首次在亞洲的個展,內容涵蓋聲音裝置、音像裝置、燈箱、平面作品,及首次展出他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駐村時的手稿。展覽規模和內容堪稱是近10年來之最。關於「池田亮司」,很多人把他視為一個電子聲響品牌,他曾錄製CD、是歐美各大音樂節和藝術節的常客,他的現場音樂會具有一種震懾人心的穿透力把聲音、視像推到極致,他是音樂家也是聲音藝術家。在台灣,玩噪音、聲響的圈子或是當代藝術圈對池田都帶有獨特偏好,並各自在特定判斷和品味之下,對他的作品提出某種觀點,急切地想把他歸類在「某個類型」藝術家。
對美術機構來說,我們的任務是透過展覽,更清晰地爬梳藝術家的創作進路,和論證隱藏在作品中的內涵。池田亮司的創作路徑涉及數學、量子力學、哲學,他說自己是一個化約論者(reductionist),他的作品把聲音、光和世界化約成正弦波、像素和數據。他浸淫在數學、科學和藝術的切點,通過作品,身體力行著自己的觀點。因此,從一開始,我和展覽團隊都在思考一個問題─池田亮司作品必定要有某種比形式分析更精準的描寫,好讓它們能在不同的層次上被體驗。當然,藝術作品說了什麼,作者(藝術家)會有他自己的陳述,評論家會提供我們某種詮釋。那麼,什麼樣的論說,是我們想要的?或者說是把池田亮司的作品安置在數位藝術脈絡而視為理所當然的評論絕對不是我們想要的。長久以來,正是因為我們看到他作品中有耀眼的視覺效果及滿布張力的聲響表現,便把它們視為一種純粹的「技術產物」。這類陳述觸碰到的只是作品皮層,而沒在內涵上抽絲剝繭。
也因此,我們發行池田亮司2018年於龐畢度藝術中心展出之展覽專輯《連續統》(continuum),這本書耗時近2年才完成,他參與了內容編輯及書籍設計。收錄的文章和評論,涵括了對他所有作品的評論文字、訪談,作者群有藝術史學者、哲學家、藝術評論、物理學家、策展人。在這些文章中,不同專業領域的作者用他們的論點談論池田亮司的作品。這本展覽專書蒐集近年來對池田亮司作品的思考的合集。隨後,法國出版社Éditions Xavier Barral授權本書中文版由臺北市立美術館獨家發行,並享有中譯本的所有權及全世界之專屬銷售權。
最後,我希望能夠藉此機會表達對池田亮司的感謝,在他的慷慨協助下,臺北市立美術館才能出版這本頗具分量的藝術家專書,期許能夠推廣到華文世界,讓大家藉由這些精采的文章細細品味他的作品。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林平
目次
連續統的迷宮
瑪薩拉‧利斯塔(Marcella Lista)
池田亮司│連續統
生命的符碼:關於池田亮司作品的若干反思
秋斯‧馬丁尼茲(Chus Martínez)
池田亮司,或閾下時間
伊立‧德林(Élie During)
離散的連續性
奧黑里安‧巴侯(Aurélien Barrau)
軌跡
1993–2018
未知者的種種模型
與瑪薩拉‧利斯塔對話
池田亮司論池田亮司
與淺田彰對話
附錄
本書由臺北市立美術館與法國出版社Editions Xavier Barral共同協作發行
原書名:Continuum
原版 © Editions Xavier Barral, Paris, 2018
中文版 © 臺北市立美術館, 2019